大橋意外不勝數 勞處塞責不知恥

2017050216:18
「意外一宗都嫌多」是港府官員應對致命事故時的例牌口頭禪,說得慷慨激昂,事實是意外永遠都有下一宗。港珠澳大橋香港段工程施工六年,至少九名工人死亡,當局除了裝模作樣調查一番,就沒有任何實際補救措施可言,勞工處監管失職,絕對難辭其咎。
上月底港珠澳大橋香港段發生的工作台墮海意外,釀成兩死三傷慘劇,震驚全港。勞工處處長陳嘉信昨日提及大橋奪命意外頻生,很可能跟承建商及工人不熟悉新施工技術有關,但又忙不迭否認監管不足,強調會確保承建商符合要求才批出工序,又指大橋動工至今已巡查近一千四百次,發出逾五十張停工令,檢控數字也有超過三百宗,擺出高度重視人命安全的架勢。
表麵看,勞工處似乎盡忠職守,但說穿了不過是託詞。事實勝於雄辯,大橋不僅「死得人多」,受傷人數更超過二百七十人,僅今個復活節假期,又有最少一名工人墮地受傷,大橋被稱為「奈何橋」、「血淚橋」,顯然並無誇張。正如工會指出,當局的建築工程安全指引久未更新,所謂的風險評估及安全督導工作又是由承建商自行包辦,獨立性成疑,加上當局對違反安全指引的承建商判罰輕微,「幾萬元一條人命」,毫無阻嚇力可言。倘勞工處真的有法必依,執法必嚴,傷亡數字又何至於居高不下?
當然,大橋工業意外不絕如縷,最大原因還是趕工所致。眾所周知,大橋受司法覆核狙擊而停工一年,進度遠遠落後於珠海及澳門段,以致建造成本大幅超支,在此情此景下,不排除當局為了趕工而不惜一切。這樣說並非無的放矢,早就有大橋工程人員爆料指,以往的填海工程必須先浚挖海泥才開始填海,但需時往往以年計,當局為節省時間,貿然要求承建商採取從未在香港試驗過的「不浚挖」填海方法,結果錯漏百出,更先後爆出人工島飄移及海堤崩塌醜聞。「東方報業民意調查」亦顯示,受訪者一麵倒批評當局監管不力,為追趕進度對安全質素睜一眼閉一眼,是工程意外不斷的罪魁禍首,可見公道自在人心。
最令人不齒的是,麵對社會要求保障工人安全的呼聲一浪高於一浪,勞工處不是反躬自省,反而一味找藉口開脫,甚至搬出數字說事,指大橋去年意外率為每千人不足二十三人,對比全港建造業平均三十四點五人為低,刻薄寡恩,莫此為甚。別說這樣的比較絕不公平,何況單一工程竟有如此高的意外率根本就是恥辱,勞工處到底有沒有將工人安全放在首位,不言自明。
說來實在唏噓,港珠澳大橋作為世界級基建,本來是國家送給香港的大禮,可惜風光背後,不僅是造價和超支驚人,人命損失才是最無法估量的代價。港府高官一再揚言年底通車的目標不變,最怕以人命換速度的思維不改,敷衍塞責的監管態度不變,更多更大的亂象勢必陸續有來。
原文地址:http://orientaldaily.on.cc/cnt/news/20170417/00186_001.html